設計理念
1、中正公平
據我國第一部字典《說(shuō)文解字》解釋?zhuān)骸胺?,刑也,平之如水,從水。法,所以觸不直者去之,從去,會(huì )意?!睆乃?,取其平,即法平如水,也就是公平的意思。在西方法律思想體系中,也崇尚法律的公平和正義。因此本方案的建筑不論是平面、立面,都遵循中正公平法則,意為天平,不向任何一邊傾斜,構圖中軸對稱(chēng),體現“中正公平”的寓意。
2、執法如山
“ 執法如山”,意思是要法者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,剛正不惡,法令如山倒無(wú)所不受。法院依托山崖的氣勢,自身體型形象也隨著(zhù)山勢起伏,中間高兩側低,意為“山”字,以彰顯“執法如山”的嚴肅形象,和武當山上的“治世玄岳”石牌坊的意境正好相呼應。
3、太和文化
用地位于武當山山腳。武當山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道教名山,別名“太岳”,自古以來(lái)自然環(huán)境與人文景觀(guān)相得益彰,傳承太和文化,講究天地間沖和之氣。由于用地北側臨靠山體,因此建筑和山體相生相伴,仿佛山體的一部分,如衍生的懸崖一般佇立路旁,雄壯威嚴。另一方面,建筑形體略呈懷抱形勢,體現吸收和包容的親和力。立面細部的雕琢,使建筑于莊重威嚴中顯現雅致、豐富、雋永的韻味。
總體構思
因用地東西長(cháng)南北短,出入口方向全部只能朝南面道路方向。在上述設計理念基礎上,方案考慮功能組織上按東西向分區,使得各區聯(lián)系合理且擁有各自直接對外的出入口,用環(huán)路組織交通組織、讓出建筑前廣場(chǎng),交通消防合理。另一方面,建筑北側背靠山體,河流-廣場(chǎng)-建筑-山體的縱向布局在視覺(jué)上使得建筑空間從道路向山體逐級抬升,建筑形體與自然環(huán)境和諧相融。外立面用石材、深瓦、搭出“山型”建筑的骨架,加玻璃開(kāi)窗、金屬條板等細部豐富建筑元素,使立面簡(jiǎn)約大氣同時(shí)不失雋美。場(chǎng)地豎向設計上,為排水便利,以及視覺(jué)平整,規劃用地仍然自東向西傾斜,但減少傾斜角。土地平整后注意臨近山體水土保持。建筑設計注意節能減排。